首頁 / 資訊中心 / 趨勢研究/2018年春運大數據報告:智慧交通服務潛在需求巨大

2018年春運大數據報告:智慧交通服務潛在需求巨大

發(fā)布時間:2017-12-21 分類:趨勢研究

近日,同程旅游聯合中國交通報發(fā)布了《2018年春運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基于同程旅游平臺大數據和用戶問卷調查,對2018年春運期間民航、鐵路、公路客票預訂情況及居民春運出行意愿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

《報告》顯示,回家仍然是2018年春運不變的主題,平均出行距離約700公里。近7成旅客表示會提前一周開始規(guī)劃行程,有近半旅客需經歷至少一次大交通中轉,51.9%的旅客愿意犧牲旅途時間換取順利出行。在明確無法通過首選方案出行時,有48.7%的旅客會提前一周考慮替代交通出行方案,并對替代交通出行方案的智慧化推薦服務需求巨大,超過7成旅客表示樂于嘗試采納推薦方案。

回家是春運不變的主題,平均出行距離700公里

近十多年來,全國春運旅客發(fā)送量整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鐵路發(fā)送旅客量保持著連年持續(xù)增長。2018年春運,鐵路預計發(fā)送旅客量3.93億人次,同比去年增長10%,遠高于公路交通1.1%。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和民航運力的提升,春運期間選擇民航的消費者越來越多,2018年春運民航預計發(fā)送旅客670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4%,在三大運輸部門中增幅最大。

回家過年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盼望,一年一度的春運牽動這中國億萬家庭的心?!秷蟾妗返恼{查數據顯示,回家過年仍是春運不變的主題,有72%的受訪者表示回家是其春運出行的主要目的。另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觀念的改變,有13%的受訪者選擇外出旅游,在別的城市感受不一樣的年味。

《報告》顯示,出行距離在200公里以內和800公里以上的比例最高,分別為33.5%和30.1%,2018年春運的平均出行距離約為700公里,相當于北京到鄭州的距離。在交通工具的選擇上,出行距離在200公里以下的選擇公路出行的最多,但隨著出行距離的增加,逐步向火車和飛機等交通工具轉變,整體而言,火車仍然是春運期間中遠程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

雖然2018年春節(jié)相對較晚,但因為務工流和探親流的疊加效應,今年春運依然呈現出顯著的“東熱西冷”分布態(tài)勢。盡管我國鐵路路網規(guī)模快速增長,但面對春運客流高峰,熱點線路依然是一票難求,其中“廣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福州、寧波、溫州、廈門、武漢”為火車票最難買票的十大出發(fā)城市。

面對春運的“回家難”,促使人們春運出行愈加理性,提前規(guī)劃出行的意識較強?!秷蟾妗凤@示,近7成受訪者表示會提前一周開始規(guī)劃行程,以火車作為交通工具的受訪者中有約34%選擇提前一個月規(guī)劃出行時間,而選擇自駕、租車等形式回家的旅客在提前規(guī)劃時間上則顯得更為靈活。

2018年春運火車票互聯網售票的預售期預計仍為30天,這意味著火車票預訂高峰期將高度集中?!秷蟾妗诽峁┑幕谕搪糜未髷祿A測顯示,除夕前30天為節(jié)前購票高峰,在除夕前后形成低谷,春節(jié)后開始出現返程購票高峰,一直持續(xù)到春節(jié)結束。隨著各大旅游預訂平臺、微信錢包等網絡購票通道的普及,各家推出的預約購票服務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因此,網絡“搶票大戰(zhàn)”的實際啟動時間可能更早。

《報告》數據顯示,近50%受訪者在春運出行途中需經歷至少一次大交通的中轉。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我國城市化的發(fā)展,人員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在春運這個有特殊意義的時間節(jié)點上流動趨勢趨同,造成了交通運力上局部供需不平衡;二是信息不對稱,對春運出行的大多數旅客來說,規(guī)劃回家路線時決策成本過高,要考慮價格、時間、舒適度、購票難度、中轉方法、出發(fā)時間等多個問題。

在一項“為了春運期間順利出行,您最愿意妥協(xié)的因素”用戶調查中,數據顯示,有過半的受訪者表示愿意犧牲在路途中的時間換取春運期間的順利出行,占比高達51.9%。此外,有41.1%和39.9%的受訪者愿意在價格和出行舒適度上進行妥協(xié)。這充分說明,人們不管多久、多折騰,乃至犧牲舒適度,都要回家和家人過個團圓年。

在選擇替代交通出行方案時,有48.7%的受訪者在明確無法通過首選方案出行時,會提前一周考慮替代交通出行方案,時間、價格是用戶對替代交通出行方案的主要考慮因素。整體而言,除火車為首選交通出行方案外,替代交通出行方案多為速度快且舒適的高鐵,其次為價格相對便宜的普列或大巴。

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互聯網+春運”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定制航班、定制巴士、眾籌列車、租拼車也漸漸地進入人們的視野中。替代交通出行方案的智慧化推薦服務存在巨大潛在需求,有超過7成受訪者表示樂于采納推薦方案。但旅客自行選擇合理的替代交通出行方案依然存在諸多困難,如信息不對稱、服務供給缺乏、時間成本高、技能不足等,導致很多旅客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合理的替代方案。